第三十八章 种菜煎药
“这一年多时间,你去了何处?”
“孩儿跟了一对茶商去了外地。”
“你不是要去云妃城发展吗?为何又跟着什么茶商去了外地?哪个外地?”
“孩儿不想拘泥于云妃城一隅,想看看异地风光,想着不过数月便回,可路遇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便留在他舍中学习先古之道,不成想一待便是一年多,先生家在百里外的肆水镇,名叫……觉风。”
“百里,也太远了些,那为何走时不通知一声?便是没时间,也该让人带个口信。”
“那时茶商快至城外,实在没有时间,还请父亲见谅。”
“那……可还要回去?”
“是……一月之后,便要离开。”
对话发生与姜月来到南明村的第二日清晨,因为昨夜来时姜母怕他旅途劳顿,好生看了一会儿,便叫他去休息。
眼看母亲憔悴如斯,姜月心中便有深深的担忧。
“木道宗的养气秘籍上写,灵气乃万物生灭之气,有灵气,万物生,无灵气,万物死,那我这灵气是否可以帮助母亲恢复身体?”
“不行,父母皆为凡人之身,贸然向他们体内输入灵气,若是对他们身体造成极大不便可不好了,记得世间总有凡人偶遇灵草,食之百病全消甚至延年益寿的传闻,那些灵草生于灵气充裕之地,本身含有极温和而纯净的灵气,倒不如……”
想到这儿,姜月对姜母道:“母亲,在家一月余,又闲来无事,我想在书房前地上开一个菜园子,烦恼母亲找些菜种。”
“菜园子,这……月儿,你既跟了那位有名的觉风先生读书,便是回家也需刻苦用功,况且咱家虽贫寒,但些许青菜还是有的,哪里要你去种。”
姜父也道:“不错,种菜锄地这种事你以前想干便罢了,现在你刚回家,还是多与你母亲相处相处,你再来,也不知是什么时候。”
姜月叹了一口气,却依旧不死心,说道:“其实,这是先生给我布置的功课,他叫我感悟自然生生之道,万物生于大地而死于大地,期间自有天道至理存在,而种菜观道,就是他交给我的功课。”
“还有这么个道理,我没读过书你可不要唬我?”姜父疑惑。
“怎么是唬您呢?这的确是先生布置的功课。”
“那……好吧,不过现在深春,早就之前我便在后院开了一片土地,播了一些菜种,现在已经生出了幼苗,你若想在书房前再开一个菜园,我便将那个菜园的幼苗给你挖上几株,我只怕你将那菜全养死,以后我们便没得吃了。”
姜月叹了一口气,跟上自己父亲道:“我和您一起。”
后院的菜园子与姜月书房离得不远,所以移些菜苗也不费事,加之书房前徒弟松软,又似乎前不久刚下过雨,所以开起来也停容易,可便是这容易之事,姜月与姜父也一直到中午才弄完。
眼见书房前一圈小小的篱笆,篱笆里迎光有这三十多颗菜苗,春阳颇好,菜苗颇绿,姜母也在这时来到二人不远道:“别干了,快来吃饭了。”
大约是姜月好久才来一次,所以姜母便叫饭菜做的丰盛了些,有菜有肉。
“月儿,你猜我刚刚出去买菜的时候见着谁呢?”
姜月问道:“母亲见着谁了?”
姜母往他碗里夹了一块肉,说道:“她就是隔壁村儿王木头家的女儿,就是当时我叫王婆来给你相亲的那几个姑娘中的一个,哎哟,原本我还不知道她,只是见她有些熟悉,问了人才知道,她好像是来村儿里找人的,都挺着一个大肚子,可这不是重要的。”
“那重要的是什么?”
“重要的是啊,那王木头的女儿,竟然是个满脸麻子的姑娘,当时那纸上竟然没有画出来,幸好你没有答应,他怎么能配得上你呢!”
姜母仔仔细细看了姜月一会儿,忽然对旁边埋头吃饭的姜父道:“我说老头子,你有没有觉得月儿这次回来,和以前比变化了好多。”
姜父抬头看了姜月一眼,说道:“没什么不一样,还是和以前一个样子,就是长了些个儿。”
“是吗?我怎么感觉月儿变了。”
姜母嘀咕一句,正喝了一口青菜羹,可下一刻,却脸色突红,重重咳嗽一声,带着血迹的羹汤随之喷了出来,落到了姜月的衣上,姜月自然可以用灵气化作罩子将这些羹汤挡住,可他没有躲。
“唉,老了老了不中用,连一口汤都喝不下,月儿你赶紧去换身衣服,这衣服我待会儿给你洗洗。”
“母亲不忙,等吃完饭我便去换。”
吃完饭后,姜父给姜母带来了煎好的草药,看着母亲皱眉喝下草药,姜月突然想到,不能给自己母亲输入纯粹的灵气,那是否可以将这灵气化入这草药之中,若是以灵气培育那些青菜,需要一些时间青菜才可长成,那可以算作是以灵气培育的食物,应该可以增强体质,却不能治病,但若化于药草,说不定便能治病。
其实姜月想得不错,这只不过是修真界一些很基本的事情,凡是修士都该知道,可惜他一直在阵道山的豁口,很少与人交流,便是去藏书阁看书,看的也是什么阵道书籍,所以不知道也无可厚非。
于是乎,姜月便对自己父亲道:“以后煎药的事情我替父亲做吧,父亲也多休息。”
姜父想了一会儿,从怀中取出一张薄纸交给姜月道:“那好吧,这是那几种药草需要取用的分量,后院儿北面晒着药,台阶上有小秤,记得不要弄错了,每日煎药三次,皆在饭后将药端给你母亲。”
“是。”
以后数日,姜月便一直坐在三件事,一是站于书房菜园子前,他于离地一丈的上空布下了一个小小的聚灵阵,聚灵阵乃是基础阵道,风觉叫他扔在豁口之中,除了上古八阵的残图,还有便是一本阵道基础的书籍,里面聚灵阵的记载。
布聚灵阵也不过区区一百阵线,相互交错隐于虚空,菜园一丈上便出现了一团黯淡云雾,每隔一个时辰,便有一缕缕白气从云雾之中飘出,落在菜园子中,白气便是不太纯净的灵气,虽远远比不上被先天本源元气斩碎杂质的灵气,但也好歹是灵气,落于菜苗上后,不到片刻,菜苗中有些微微发蔫儿的菜苗竟直起了身子。
因为怕被父母看见这一团云雾,所以姜月又在聚灵阵外布下一道隐身阵,隐身阵虽名隐身,只要不是被飞剑剑光撕裂阵线,一团云雾还是可以隐住的,至于每隔一个时辰降下的灵气,姜月是隐不住的,不过父母常不来后院,想来也不会注意。
第二件事,便是煎药了。
姜父煎药之时是以井水或是南明山的山泉,姜月在思索过后,于清晨时施法收集百草水珠,因为晨时天地灵气最为活泼,会侵入百草草尖的露珠之中,虽只是丝缕,却能使露珠香甜可口,姜月以百草水珠煎药时,指间不断冒出灵气。
如此煎出的药,姜母在喝了一口时,竟觉原本的苦味消散了不少,还有淡淡香甜,更是短短几日,身子便有所见好,面色红润了不少,照这样下去,姜月觉得,在自己离开之时,母亲病症该会好转大半。
第三件事,便是体悟,体悟养气境这一境界,看是否能找到木道养气篇所没有记载的玄妙,他对风觉所说,境界即是一境成一界,养气境以丹田成一界,其中玄妙不该只是木道养气篇所记载那般简单。
修真界修士姜月不知道有多大,但若真的如风觉所说,这方圆万里乃是星北方,有六大宗门更有一个神秘的方门,木道宗弟子一百多人,那其余宗门弟子该是不会低于这个数,也就是说,整个星北方便有六七百修真者。
木道宗有木道养气篇,那其余宗门肯定有自己的养气秘籍,相互之间,肯定会有差别。
“差别,对了,若是可以得到其余五宗甚至是方门的养气秘籍,相互比较之下该是可以找到一些养气境的玄妙,只是其余五大宗门甚至那方门的养气秘籍,想要得到,只怕难于登天。”
姜月叹了一口气,便将这个心思压下,用心体悟养气境,为此,他还进入忘我之境,数日来,可数日来,他却一无所得。
“真是难啊,看来想要凭自己知晓木道养气篇所没有的玄妙,几乎是不可能,人再聪明,也不可能不凭任何便想出事情的答案,以无生有,或许只有真正的仙才能做到。”
来到南明村的第五日清晨,他从入定体悟中睁开眼睛,窗外南明山上斜照下来的朝阳落于他脸上,在其眸中照一团氤氲的透明光芒。
这时,他看见书桌上一个笔罐,不由想起那只火蛤,也不由想起被他葬在南明后山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