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一筹莫展
  ??这一点令安平王非常的不甘心,自己深得先皇的喜爱,又殚精竭虑,为什么在有些事情上却总是输这位哥哥一筹,这就是他想不通的地方。
  他想证明自己比现在的吴越王要强。尤其是在治国方面的能力。
  先王在的时候吴越国曾经与北边的南唐用兵,和南边的南汉也用兵,虽然没有吃到什么甜头,至少扬了吴越国的国威,可是,现在的吴越王却岳与南唐罢兵,与南汉息战,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他知道这次不去西府是什么结果,但他还是决定不去,这一战再所难免了。
  只要他能顶住吴越王的第一波进攻,便要腾出手来反受为攻向西府发动进攻。
  西门瑞德的方法虽然冒险,胆识在他现在南北不能皆顾,守卫不能相互,又兵力单薄,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这倒不失为一个奏效的方式。
  安平王想到此处,该想的也就想清楚了。
  他将攥在手中的信放到的灯上,将其点燃,火苗如跳跃的飞蛇很快便将一张着满字迹的信纸燃烧赶紧,只剩下黑色的灰烬。
  在西府的皇宫之中,吴越王不得休息,关于安平王叛乱的事情,折子像天空中的雪片一般散落下来。
  奔跑进来送折子的宫人一个接着一个,吴越王的寝殿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整个吴越国似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件事情。
  在彰武节度使的史尚非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与手下的人商量道:“这些东西已经到了我们手中,西府那边一定也有了消息,假若吴越王知道这些,应该不会无动于衷的,我们在西府留下的人,难道一点消息也没有传过来吗?”
  “小姐,现在还没有消息,估计是要等有了确切的消息才传消息给我们。”一个俊俏的,外表像书生的人说道。
  现在跟在史尚非身边的是一些刚从南唐调过来的人,对吴越国还不是特别的熟悉。
  他们原来的一些得力的人,像杨西子和刘大叔这样的都已经退出去了,不再参与他们的行动。
  而其他的一些都死的差不多了,在刺杀后周使节的时候死了一批,在刺杀安平王的时候死了一批。
  得力的,有经验的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
  史尚非要是没有得到柳小白的救助,估计现在也早已经化作了一堆白骨。
  此时她方明白了柳小白的意思,密探不是这么干的,要保存实力,刺杀只是走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才用的。
  殊不知培养一个密探,要比培养一个优秀的战士还要难上许多。
  史尚非听这个书生的汇报,怒道:“等他们分析出个接过来,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这书生见史尚非生气,也不再说什么了。”
  “彰武节度使有什么消息没有?”史尚非问道。
  “只知道有五百里的加急到了彰武节度使的手中,具体内容我们的人无从知晓。”书生说道。
  “那军队调动呐?”史尚非问道。
  “有一些军队的活动,但是数量确实并不大。”书生说道。
  “我们当时来这里就是因为彰武节度使是吴越王最倚重的一个人,假若他要是对南唐动兵,这边一定会出兵的,因为他内部的兵力都会用来防着自己的蠢蠢欲动的内部。”史尚非道。
  “小姐说的是,这段时间看来,吴越王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有能力帮助北周一起对付我们南唐。”书生道。
  “南汉现在的皇帝昏庸无能,沉迷于各种美色,吴越国的南边非常的安全。”史尚非道。
  书生笑了笑道:“我们那边的人前两日传来消息,南汉皇帝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蓝发碧眼的女子,身材高大,体型壮硕,身上还带着一股奇艺的臭味,可是南汉皇帝却乐此不疲,夜夜与之承欢,玩乐,好不快活。”
  史尚非小脸一红,忽然想到了柳小白,他在柳小白的园子里住了一个多月,因为自己受伤,他竟然没有动过他的身子,只是偶尔说一些调笑的话语。
  这样想来,他还真是一个正人君子,不乘人之危。
  史尚非想着,嘴角泛起一丝甜蜜的微信。
  书生看着这笑容一愣,心道,难道小姐也喜欢与男子夜夜承欢,不然说起这种事情怎么会有这样甜美的笑容。
  “先别说这些了,我们赶紧赶回西府去。”史尚非道。
  “现在?”书生问道。
  “对,现在。”史尚非笃定道。
  “要不等西府那边来了消息再走,小姐?”书生建议道。
  “不用了,等那边的消息来了,不知在何时了,具体的情况还是我回去分析吧!”史尚非道。
  书生见再劝说也没有什么意义,便也不再说什么,只道:“何时动身?”
  “此时就动身!”史尚非道,“你再带上两个人与我一起回去就可以了,其他人都留在这里,等候消息。”
  “是,”书生答应一声,“谨遵小姐。”
  史尚非和书生领着三个人黄昏启程,奔赴西府。
  好久没有见到柳小白了,还是蛮想他的,不知变成了什么样子,史尚非打马狂奔。
  书生以为史尚非担心西府的局势,谁曾知晓,她这样狂奔原来更多的是思念了自己的男人,归心似箭。
  湖州,天目山下那个小驿站,杨冬儿也收到了从湖州传过来的书信和收据。
  一看这些东西,杨东儿知道,西府出事了,可是一点消息也没有传到他这里来,便要动身去西府。
  “你走了该怎么与驿站丞说呐?”厨头说道。
  杨东儿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说道:“随便找一个理由吧!”
  厨头一脸的愁相,根本就找不到一个特别合适的理由。
  厨娘道:“只能说,在湖州有一个亲戚病了,需要去探望一下。”
  “我们湖州哪来的亲戚!”厨头道。
  杨冬儿知道这厨娘比厨头胆子要大许多,便对厨娘道:“就用你这个办法,就说是我的一个表婶病了,拖过路的士兵带来的口信,表婶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了,现在没有人伺候,总要去看一看的。”
  厨娘也知道这个借口牵强了一些,不过,看杨东儿一定是要走的,他们根本无法阻拦。
  他们干的就是刀尖上的营生,只能见招拆招了。
  “嗯,放心吧!就听姑娘的!”厨娘道。
  杨东儿收拾完东西,等半夜的时候,偷偷上山,牵了一批骏马,打马向西府奔来。
  离开西府几个月,原本是去还俗的,回来去见柳小白,没想到的是在这小小的驿站,两人竟然见了一面,这次回到西府不知还有没有缘分见面。
  西府令狐府中张灯结彩,一片喜庆,虽然令狐白雪还没有回来,但时间紧迫也管不得那许多了。
  在令狐府中倒没有简单办的样式,该有的结婚用的东西都已经齐备了,只是时间仓促,请的人特别的少,只是西府上的生意伙伴,和令狐家的一些宗族长辈,同宗同族。
  明日一早婚礼便要举行,其他的都好说,这是现在诸葛新梅还不能出府。
  令狐良庸就是不愿意出面,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他只是冷眼旁观,就像是别人的儿子在结婚一样,把杜少君快要气死了。
  官兵对于诸葛府的原则现在是这样子的,只准进,不准出。
  任何一个诸葛府的人,任何一件诸葛府的东西,除了垃圾,都别想从诸葛府抬出去。
  杜少君已经让沈大管家找人,使了好多的银子,只是不好使,令狐楚在杜少君的房中如热锅上的蚂蚁,只是找不到一个好办法。
  杜少君也是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