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粗茶细盐,天下大事

  东京,垂拱殿。
  看着御案上摆着的两样东西,赵祯在发愣。
  再次仔细翻看了两遍韩琦的奏疏,才算彻底回过神来。
  从黑漆漆的砖头上掰下一块,捻了半天,确认是茶叶。
  至于那青白色的细粉末,赵祯打算捻一些入口,但被王守忠阻止了。
  皇帝万金之躯,入口之物必须慎之又慎。
  “官家,还是让老奴来尝尝吧!”
  王守忠捻了少许,在口中品尝了片刻,点头道:“官家,盐,质地上乘,和宫中所用齐鲁海盐相差无几。”
  “果真?”
  “是!”
  赵祯没有说话,沉默了片刻,低声吩咐道:“宣庞籍入宫。”
  正在西府查阅大宋边军布防的庞籍接到传召,匆匆入宫,只道发生了紧急之事。
  没想到入宫之后,官家竟然面带笑容,不疾不徐请他吃茶。
  内侍奉茶之后,便瞧见雪白瓷茶碗里,飘着些许黑沉沉的茶……
  好吧,姑且算是茶吧!
  茶汤泛着些许低沉的红色,反正与平素饮用的江南茶叶有所不同。
  莫不是哪里最近进贡的新品?
  庞籍端起来饮了一口,滋味倒也不错,却也别致。
  “如何?”
  “不错,好茶!”
  赵祯一挥手,笑道:“也不知醇之平素饮茶是否有加盐、作料的习惯?”
  内侍放下一个托盘,里面是一些常见的烹茶佐料,但最显眼的无疑是那满满当当的一钵盐。
  作为当朝枢密副使,人老成精的庞籍岂能看不出来,官家想要着重表现什么。
  用小银勺盛了少许,雪白细腻,滋味也不错,算是盐中上品。
  “官家,这是何处进贡之物?”
  “醇之不妨猜猜。”
  “恕臣愚钝。”庞籍明白,赵祯能这么问,肯定也就不好猜。
  赵祯故作高深一笑,轻声道:“西北,镇戎军。”
  “什么?”
  虽然早料到答案或不同寻常,却怎么也没想到会匪夷所思到这个程度。
  西北不产茶,至于盐……
  庞籍仔细观察,低声道:“官家,臣久在西北,灵夏的青盐和见得多了,但质地明显不如此物。”
  “不是青盐,是我大宋所产。”
  “啊?”
  饶是庞籍素来沉重,也忍不住惊诧,片刻之后脑中灵光一闪,讶然道:“官家,莫不是杨三郎?”
  镇戎军!
  杨浩正好在那里,如果那里出现了新奇之物,肯定也只有杨浩能捣鼓出来。
  赵祯轻轻点头,一挥手,内侍便送上一块黑漆漆的砖茶。
  “岁赐西夏的茶淋雨受潮,本已废掉,杨三郎神来之笔,筑成此物,名曰砖茶。
  口味与茶叶不相上下,且便于运输保存,据闻颇受牧人喜爱。”
  “还真是…”
  庞籍将砖茶捧在手中,仔细瞧了几遍,啧啧称奇道:“杨三郎还真是心思奇巧,除了他,谁能想到将茶筑成砖块?”
  砖茶虽然新奇,但庞籍的目光很快便被白花花的盐吸引。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排在最后,除了果腹的粮食之外,盐便是最要紧的。
  盐乃百味之首,也是力气之源,是万万不可缺少之物。
  砖茶乃是杨浩筑造,那盐呢?
  “官家,你先前说此盐产自我大宋?”
  “是!”
  “莫不是杨三郎在西北发现了盐池?盐井?”
  “是一座盐矿,一座可供开采数百年的盐矿。”
  “什么?”
  庞籍已经不知道这是今天第几次震惊!
  盐铁官营,盐乃天下利润至高之物,财税来源,王朝命脉,很多时候足以引发战争。
  发现一座盐矿,本就意义非凡。
  尤其是在西北之地,因为京东海盐运送之难,价格居高不下,一直不受欢迎,以至于西夏青盐走私猖狂。
  而今在西北发现了一座盐矿,可开采数百年,其规模之大,着实让人惊叹,令人兴奋。
  “官家,敢问官家,这盐矿在何处?”
  “延安府!”
  庞籍顿时皱起眉头,沉吟片刻道:“官家,据臣所知,延安府确有盐矿,但所产之盐苦涩,人畜无法食用。”
  “是啊,因其苦涩有毒,坐拥盐矿而不得用,实在是暴殄天物!”
  赵祯悠悠道:“杨三郎不过用了十分简单之法,便滤去其中杂质毒物,变成这等精盐。”
  “是吗?这可真是…那滤盐之法?”
  “唯杨三郎、韩琦、杨怀仁知晓,此事体大,稚圭未敢迟疑,立即上疏奏禀。”
  “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啊,如此一来,我大宋…多了一座宝藏啊!”
  庞籍叹道:“当初臣举荐他去西北,原以为也就是…没想到才刚刚去了不久,便让人为之惊叹。”
  “是啊,一去就发现了一座宝藏。”
  赵祯道:“稚圭上疏请问,宝藏是否挖掘,何时挖掘?不知醇之怎么看?”
  “这……”
  庞籍沉默了,论理发现盐矿,立即开采,不仅可以收税,也可以借此打击青盐走私。
  但久在西北,庞籍也很清楚,青盐走私可不简单,不止是西夏人和走私犯的问题,与西夏地方乃是驻军都大有关联。
  这里面,牵涉的利益太多。
  一旦轻举妄动,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
  而且……
  宋夏刚刚和谈,榷场贸易西夏占不到便宜,他们真正凭恃的便是青盐走私。
  如果大宋自己开采盐矿,彻底断了西夏这条财路,以李元昊的性格,兴许会立即撕毁和约,举兵进犯。
  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谨慎。
  “官家,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臣以为……”
  庞籍刚刚开口,有内侍匆匆而来,表情惶急,不等王守忠阻拦,便带着哭腔喊道:“官家,不好啊!”
  “慌什么?发生何事?”
  赵祯眉头一皱,有些不悦,心里则咯噔一下,涌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公主…幼悟公主病了,太医说,怕…怕是不好了。”
  “什么?”
  赵祯的面色顿时剧变,幼悟是张贵妃所出的小女儿,素来甚是疼爱,怎么……
  看到内侍的表情,失去过很多的孩子赵祯已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做最坏的打算。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内侍低声续道:“贵妃娘娘…悲伤焦急之下,晕厥跌倒了。”
  “啊?”
  赵祯表情再度剧变,脸色瞬间煞白,几乎当场晕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