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吐蕃人的心思,扶桑人来了
  李二把事情安排了下去,大约片刻,以禄东赞为首的吐蕃一行人缓缓的走了进来。径直的来到了大殿中间,对着上方行了个礼!真的是他们。对于这个吐蕃使臣众人对其还是有相当大的印象。遥想当年就是这个人第1次出使我大唐,与我大唐是各种比试,到了最后被我大唐一路吊打。更是被我大唐对齐一顿挖苦嘲讽。时至今日,这人又来到我大唐,定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没错,这一次的众人表示,定然要把他们吐蕃人再狠狠的收拾一顿。“外使见过大唐陛下!”“哈哈,吐蕃使臣朕记得你,不知这一次你来我大唐所为何事呀?”“回大唐陛下的话,这一次我等来大唐,是关于此次双方战斗一事。我等希望与大唐停止对抗,我们与大唐签订停战协议,双方重归于好!”“这群吐蕃人,今日前来竟然是做这些事儿?”下方大臣无不小声的嘀咕了起来,这吐蕃人狼子野心,与我大唐开战是他们。如今与我大唐想着要停止战斗重修于好也是他们?这所有的便宜都让他们吐蕃人占尽了,他们这群人怎么会如此不要脸?他们说完,李二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那么微微的一笑,开口询问道。“吐蕃使臣,你们是想要开战就与我大唐开战,想要停止开战,难不成我大唐就要停止开战?这什么好事儿都让你吐蕃人给占据了,这恐怕有些不妥吧?”李二并没有多说其他的话,只是把这句话说完,微微的一笑,眼神中倒是充满着不屑。一个小小的吐蕃罢了,真的以为我大唐这边这么好拿捏?听到大唐陛下说的这番话,禄东赞再次行了个礼。“虽说大唐与吐蕃确实发生了战斗,只不过这双方所发生的战斗,也不过是让大唐知道我吐蕃的实力罢了。我们想着向大唐证明一下自己罢了,完全没有其他的意思。再说了国跟国之间都只是利益关系,如今大唐已经知道了我们吐蕃人的真正实力,这一次想必大唐会和我吐蕃好好的聊聊了。而不至于像之前的那样,并不清楚我吐蕃人的实力,认为我吐蕃人实力微弱。”这吐蕃人可真是不达目的善不罢休啊,不过他们这些吐蕃人到底想要谈什么?难不成是想获得某些利益?或者是想着让我大唐割地赔款还是说其他的利益?李二闻言不屑的笑了。“吐蕃使臣,既然你说要与我大唐谈条件,你们这一次来说说你们的条件,让我大唐也听听到底是什么。”禄东赞会意的一笑再次行了个礼,开口说道。“大唐陛下,其实我们也并非是想与大唐谈这谈那。皆是因为我们吐蕃对于大唐十分的向往,希望能够与大唐成为朋友。当成为朋友跟大唐好好的学习交流。若是在之前我们上一次交流完,大唐就能答应,我们这双方早就已经成为了朋友,而不至于出现今日的这种情形。所以说大唐陛下我们今日前来跟上一次的目的一样,希望能与大唐结亲。这样一来,大唐与我吐蕃西南边关将再无战事,同时我吐蕃向大唐行子侄礼,认大唐为长辈,我等甘愿成为后辈。只是因为我等羡慕大唐。”什么,又是和亲?这吐蕃人与我大唐开战的目的竟然就想当个孙子,这听着也让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是啊,谁说不是的?听到这所有人,无不小声的嘀咕了起来。始终感觉有种怪怪的,他吐蕃人就是因为没有当孙子,所以恼羞成怒,有大唐开战,这听着也太过分了吧?然而此话传到驼吐蕃人的耳朵里,这群吐蕃人依旧是面带笑容,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脸上眯起了双眼并没有多说任何的话,只是静静的一笑。“吐蕃使臣,难道这就是你吐蕃与我大唐开战的理由吗?就是因为想与我大唐这边和亲?”禄东赞点了点头,倒是大大方方的把此事应承了下来。听到这吐蕃人真的硬撑下来了,所有人再次心里惊呼,我说他们吐蕃人这脑袋不是有毛病吧?想当孙子也没必要说的这么直白啊。如果说这一次他当了孙子,我大唐还能解决边关战乱,此事倒也妥当。是啊,谁说不是呢。先前大家还感觉这吐蕃人脑子有毛病,只是经过这么一说,本来还挺愤怒的心,一时间倒也消散了好多。这吐蕃人竟然都已经把话说到这样了,要不然干脆我大唐这边直接同意就好了。这样既免除了边疆边关的战乱,同时也获得了一个乖孙子我看行。众人连连点头应和,既然他们想当孙子,我们就同意他吧。一边说着众人无过在心里大笑起来。就在众人哈哈大笑,一边想着这吐蕃人竟然想着当孙子,一边笑呵呵的时候,上面的李二心中则是冷笑了一声。“吐蕃使臣,这件事儿朕得需要一天时间做考虑。来人,传朕的旨意,把他们吐蕃使臣安排到鸿胪寺,好吃好喝伺候着。等明日朕上朝的时候在与诸位告知,如何?”听到大唐陛下说完,禄东赞再次行了个礼!“既然大唐陛下都说了,那我等先行告退!”说着一行人来的匆匆,离去的匆匆,只剩下整个朝堂这些人一边笑呵呵的模样!“诸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陛下,我们觉得这个是我们大唐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要求,一边还想着当孙子,这不当孙子还与我们开战。若是他们想与我们接亲,我们就接亲吧,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这边关战火越来越大。同时,也可以让双方罢兵言和我们的西南边关将永无战事!”“不错不错,这种方法不错呀。”其他的大臣也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开口进行劝阻。以一个人的和亲,从而双方免除战事,而且这次和亲并不像是之前的那样大唐带着屈辱,而是人家都主动舔着脸过来请求。还提出了这些个更为低下的要求,觉得此次和亲肯定是利大于弊!“我说你们天天就想着和亲,和亲。要我说陛下我们才不用和亲,这吐蕃人前脚刚消灭了我大唐这么多将士。到了最后,我们竟然要和亲,这难不成是在跟所有人说我大唐怕了他们?要我说要打就打,和他们吐蕃人打个天翻地覆,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大唐的真正实力!”下方关于和亲是否的问题,吵得是天翻地覆。听到他们因为这种事情而发生了吵吵,李二挥了挥手。“好了诸位,这是皇宫,不是菜市场,此事朕会稍作考虑,退朝。”太极殿内,几个重臣静静的站在一旁听着陛下的安排。“诸位,此事你们怎么看?”“陛下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形来说,和亲确实利大于弊。若是合了亲之后在西南边关将会陷入平稳状态,而不至于在和吐蕃人继续发生冲突。只要西南边关进入到了平稳阶段,我大唐这边倒是有利。只是微臣倒是没有看出这其他的事情,难道这吐蕃人当真是因为喜欢我大唐的文化,就因为我大唐拒绝,所以才与我们开战了?”几人说完,李二摇了摇头。“诸位其实你们今日之所言也不无道理,但是你们却忘了一件事。”忘了一件事儿?听到陛下那么一说,所有人心生疑惑,陛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没有听明白呢?“你们要明白国和国之间根本没有永恒的朋友,有的皆是永恒的利益。包括我们大唐与他们吐蕃人也是如此。但是吐蕃人蛮夷之地为何会来到我大唐,屡次希望与我大唐和亲,你们不感觉此事有点奇怪吗?”众人思绪了片刻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说是奇怪吧,还真有点奇怪,哪有人自己非得过来当孙子的?不过这吐蕃当孙子事情也能理解,毕竟他们大唐终究还是比他们吐蕃人要强大的多。而他们这群吐蕃人与大唐所说的这些事,终究也不过是为了那点儿小九九罢了。是啊,当众人说完,这些话传到李二的耳朵里,李二倒是不屑的笑了。“我说诸位,你可都是我朝堂重臣,对于此事都是这么想的?”众人闻言再次点了点头。李二深深的呼了口气,暗自感慨。“我说诸位,这事情若是向诸位想的这样简单,这事情还好办了呢。然而这事情且没有向诸位想的这样简单呀,还是我贤弟说的对。”听到陛下这么说,众人再次心生疑惑。难不成这事情真的如同陛下所说的这么复杂?“诸位,今日如同你们所言之所见,你们倒是认为他们这群吐蕃人没有什么坏心思。甚至认为他们这群人为了与我大唐和亲,跪舔我大唐甚至不惜一战,就只希望能与我大唐和亲之后,行子侄礼?若是诸位这事情这么一说,大家也只看到了表象罢了。对于我们真的和亲了,与我大唐而言,那可真的要万劫不复。我且问诸位,如今的我大唐与吐蕃相比,谁更强谁更弱?”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这句话都无需思考,这孰轻孰弱,一眼便知。定然是我大唐强盛,他吐蕃实力微弱。就如同此次的战争一样,虽说我大唐这边损伤惨重都没有把这吐蕃人给拿下。但是我大唐这边却可以立刻征兵百万,继续前去战斗。除此之外那北方的突厥,以及幽州的将士,以及前去征战其他部族的将士,都可以调拨过来与他吐蕃人继续开战。而他所谓的高原反应,我大唐这边也已经有办法拿下,定然可以狠狠的拿捏住。所以对于我大唐的将士而言,我大唐最终还是能够稳操胜券的。“哈哈,诸位虽然这个吐蕃人更为野蛮,但是这群人却比突厥人要聪明,而且还聪明的太多。我问诸位若是我大唐与吐蕃继续开战,我大唐能否获胜?听到陛下这么一说,所有人连连点头。这若是与吐蕃人继续开战,这接下来获胜的肯定是我大唐。到了最后,只要我大唐能够把高原反应克服,这吐蕃小儿还不是随手的拿捏?李二听闻再次点了点头。“诸位其实这个事情,就像你们所看到的这样。我大唐与吐蕃开战赢,肯定是能够轻松的拿捏。诸位若是将来有一日,他们吐蕃人与我大唐对应,无论是在武器上还是各个方面都与我大唐一样,我问诸位,你们认为这接下来的战斗,我大唐在与吐蕃开战,谁能赢?”这?这?“陛下,我大唐依旧能获胜!”“没错,到那个时候我大唐定然还能获胜。但是诸位,我再问诸位最后一句,如果说我大唐后世子孙,这文臣武将不如在座的诸位呢?到那个时候,这吐蕃人若是与我大唐的实力相仿,我在问诸位,你们认为到那个时候我大唐与吐蕃开战,这个胜算又有多少呢?”这一次陛下说了这句话,可是直接把所有人问的呆住了。众人可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未来所发生的这些事。他们所说的不就是现在发生的吗?“诸位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国家若是想要强盛,经历了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又能如何?你们笑吐蕃人甘愿当孙子,与我大唐开个战就是为了当个孙子。而他吐蕃人却在笑诸位,把这么多的东西全部赠给了他们。若是我们把这么多好东西全部赠给了吐蕃,这20年内我敢断言他们不会兴兵来犯。但是诸位这20年后呢,到那个时候这吐蕃人,把我大唐所有的先进文化全部学习了过去。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可以与我大唐一样,有了我大唐先进的武器。我且问诸位,这20年后又当如何?若是他吐蕃人再继续隐忍了下去,没有在20年内开战,我问诸位到那个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这?难道诸位想要看着将来若是有战事,这吐蕃人学习到了我大唐的先进知识,文化以及各式各样的东西之后前来征战。也许到那个时候,我们所有人已经离去。但是诸位,你们甘心让我大唐后世子孙,被吐蕃小儿所蹂躏所拿捏不成?陛下的这句话传到群臣的耳朵里,阵阵入耳,字字珠玑。让所有的大臣听到,只感觉脑海在嗡嗡作响。是啊,他们考虑的都只不过是现在,而陛下考虑的是未来,谁不希望自己子孙家族越来越大?如果说有朝一日自己的家族覆灭,是不是每到逢年过节,连个上坟的人都没了。若是真的那样,那可真是让人感觉尤为不爽。李二摇了摇头!所以说诸位,哪怕是朕背上暴君的名字,背上各式各样的骂名又如何?我们能够为我大唐的后世子孙打下这一片天地,让其后世不再有战乱之争,那该有多好?把吐蕃人全部消灭,把周边所有的敌人全部拿捏,让我大唐永世之太平。听到陛下所说的这句话,群臣把这句话在嘴里仔细的咀嚼了几句。如今我大唐并不像是隋朝那班,整个大唐兵强马壮,实力强悍。自己也不会穷兵黩武,所以说也不用担心,出现各式各样的情况。在有限的条件下,需要把我们的利益最大化。同时把所有的兵马全部集中在一起进行征战。听到陛下这么一说啊,众人暗自点头!“所以说诸位,你们认为这一次他们吐蕃人来我大唐,是真的为了和亲,为了装孙子的吗?他们是为了和亲,只是为了谋求将来更大的利益。如今这眼前的这些利益又能如何,就算我们此时再侮辱他骂他,甚至把这吐蕃人,在我的朝堂狠狠的扇他几耳光,他都会笑脸相迎。那是因为他们这群人是谋求将来更大的利益,而不是今日这种毛头小利!”听到陛下这么一说,众人是如梦惊醒。若真如同陛下所说这样,这群吐蕃人可真是太鸡贼了,比任何一个部族都要鸡贼。据说他吐蕃的首领非常的年轻,正直壮年,活他个四五十年绰绰有余。我大唐这些先进的技术,若是让吐蕃人学习的话,都无需20年,只需要5~10年,一代人就能够培养出来。再需要个5~10年就可以让它吐蕃技术与我大唐比肩,在吐蕃之地遍地开花。再用个5~10年训练军队,剩下的10年便与我大唐开战。到那个时候双方的军力真是实力都相差无几,届时这吐蕃与我大唐在西南边关所发生的战斗只会比现在的要强不会变弱。想到这些群臣眉头紧皱,如今这吐蕃人都已经来到了我大唐,想要与我大唐求合。但是却是如此的狼子野心,让众人感觉尤为不爽呀!“陛下,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吐蕃人的狼子野心,我们该如何是好?总不能还按照之前的老路子下嫁公主吧?”“哼,下嫁我大唐的公主,他们吐蕃人也配?”众人无不对那群吐蕃人充满了鄙夷。我大唐这边肯定不怂,想要与我大唐和亲,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既然如此,那就明日上朝的时候让他们吐蕃人,从哪来的就滚回去吧,不要在这丢人现眼。同时派遣大军前去西南边关进行驻守,若是这群吐蕃人有任何异动,直接对其展开猛烈的进攻,死死的守住。让他们前来进攻吧,我大唐全然不怕。”“是陛下,陛下圣明。”就在李二这边刚把此事说完,长安城的护卫匆匆的赶了进来。“启奏陛下,扶桑一行人已经抵达到了我长安城,在城外静静的等待,还请陛下定夺。”“好了还是老样子,鸿胪寺那边前去自行处理即可。”“是陛下。”长安城外扶桑一行人静静的等着,抬头看着面前这硕大的长安城,所有人的心中无不充满了羡慕。他们的国都城可没有人家长安城这边辉煌。遥想当年还是之前的事情,他扶桑人曾经来到中原这边进行学习。当时他们就知道这中原之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他们想要学习的楷模,是他们想要学习的师傅。直到今日再次前来,又看到人家这城池,自己这颗心又泛滥好多。不愧是大唐,不愧是中原让我扶桑,在学习个百年都无法超越。是啊,是啊,说到这些,其他使臣也是连连点头。再一看那左右两边的中原人,陆陆续续正在那进进出出。看着都要比他们的扶桑人多的多,与大唐而言万万是不能开战。无需用其他地盘的人,估计就长安城这些人口组成的将士,就能把我扶桑人全部拿捏。不知道这一次这群人还真的没有见过,城外的百姓站在一旁看着这群扶桑人,对其指指点点。他们这群人看样子这个头怎么这么小?长得跟个猴子似的,就如同没有进化出来那样。不知道,不知道。当那扶桑人看到这周围的百姓对齐笑哈哈的模样,又对其指指点点的模样。那扶桑一行人连忙起身对着周围的百姓深深的鞠了一躬。那周围的百姓见到这一幕着实被吓了一跳,他们这些人为何要冲自己鞠躬?见到这,周围的众人连忙也深深的鞠了一躬,对这些扶桑人回了过去。哎呀,这唐人不愧是礼仪之邦,我们能过来学习实在是太对了。看看哪怕是他们普通的百姓也都这样有礼仪,他们这边对其鞠了一躬。人家又还了一个,不错不错,真的好期待入了朝堂之后,去了他们那边学习,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整个人也是满怀着期待。只听见长安城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以及将士的队列声音,静静的来到一众扶桑人的使臣面前。“诸位可是扶桑使臣,我们乃是大唐鸿胪寺的。”原来是大唐的诸位大人,我等扶桑使臣,今日前来大唐这边学习。同时,这些是我们敬献给大唐陛下的礼物!那态度之谦和可比吐蕃人要好上数倍,正所谓这人和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十分的重要。他们扶桑人的一波操作,让所有人的第一印象都非常的满意。见到他们这群人这般模样,大唐这边的众臣微微一笑,他们扶桑小儿还是蛮懂规矩的。“各位请吧!”“诸位大人先请!”“好了,你们跟着我们过来吧。”“是诸位大人!”跟着鸿胪寺的众人的身后,所有人向着鸿胪寺的方向出发。抵达到了鸿胪寺,把他们一行人全部安排了下来。“谢谢诸位大人,谢谢诸位大人。”一边说着,一边在衣服里就要掏出银两!“好了,你们是扶桑使臣,不远万里来到我大唐,我大唐定然要以礼相待。绝对不会收你们的钱财,你们在这好好的休息,届时会有人全权安排妥当的。”“谢谢大人,谢谢大人。”这唐人不但说话如此客气,对人也这么友好,让众人的心可谓是十分的激动。又是连连点头哈腰,说着不停感谢。“诸位大人,不知这位大人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觐见大唐陛下?”“哎诸位莫要着急,我大唐陛下都已经知道了你们前来此地。所以安排我等给诸位好好的安排妥当。在我大唐把事情全部解决完了之后,自然而然便会带诸位前去。”“那就有劳了这位大人。”一边说着这扶桑人一边连连感谢。这种卑微屈膝的样子,让此前来给他们筹备的一行人十分满意。“诸位要是有什么事的话,可以直接前去寻找官差即刻。到时候这些官差前去找我等即可,我等先行告辞。”“诸位大人慢走!”鸿胪寺一行人齐聚此地,开始说起这说起那,探讨着来到此地所发生的这些事儿。“诸位,大唐这边的实力我们应该也知道了吧?各位接下来把我们此次前来的所有计划说一下。记住了,我们此次前来大唐是有重要的任务在身,第一学大唐先进的文化。这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各个方面都要比我们扶桑人强大的很多。甚至说比我们要强大的不下百倍。所以说此次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学习到大唐的这些先进的知识。学习到了大唐先进知识之后,要与大唐结成朋友。同时呢,再往大唐这边派遣大量的人手前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扶桑人实力慢慢变得强大。届时在对外拓展也是绰绰有余。说起这些众人把下一步的计划又安排了下去。又把带过来的两个扶桑女子叫了过来!“大人!”你们在这边也学习了这么多年,这中原的文字语言也都已经熟练的掌握。同时我们也教会了你们这么多技巧,接下来你们应该知道自己的任务!“嘿,为了天皇为了我扶桑。”届时把你们进献给大唐陛下,一定要记住使出浑身的本事,也一定要伺候好大唐陛下。我们扶桑的未来,拜托给诸位了!“嘿。”这可是通过整个扶桑进行选拔,选拔出来的两个最漂亮的女子。此次一同跟着他们的使臣出使大唐,届时便进献给大唐陛下。想起这些只要把大唐陛下伺候好了,这扶桑想要发发达,还不是大唐陛下一句话的事儿?想到这些人,众人无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后便开始静静的等待明日的到来,等待大唐陛下的召见。话说另一边吐蕃一行人退出了皇宫之后,回到鸿胪寺便开始进行等待。只不过众人并不明白他们这群唐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此次是要同意还是不同意,或者是有了其他的想法。不过与目前的情形而言,他们这群唐人应该不会继续开战了。毕竟他大唐这边由我吐蕃开战,完全占不了什么上风。而且我吐蕃这样卑微,想要与之学习,想要与之和亲,还自降身份,他们应该同意吧?“大相,要我说我们也没必要非得和亲,只要吐蕃与大唐和平,我们便可以入大唐学习。”听到其他人员这么一说,禄东赞摇了摇头。“诸位,你们所说的这些也不无道理,但是你们要明白,大唐这些先进的东西绝对是不传之秘。要是我们不与之和亲,没有达到这层关系,你认为大唐会要我们随随便便就能够学习?这一家人都有些时候会遮遮掩掩,何况只是普通的朋友罢了。所以说必须得取得大唐的信任,让我吐蕃能够深入学习。这样一来才符合我吐蕃的利益。”听到大相这么一分析解释,随行的人员无不暗自点头。大相所言甚是有理,他们与大唐进行交流,做这做那不能太听信他们唐人。还是大相把这个事情看得如此透彻。真是可惜啊,我吐蕃与大唐相比,实力还是处于弱的。也就是此次大唐进攻我吐蕃,因为我吐蕃有天神的庇佑,所以才把他们一行人全部拿捏。不然的话,也定然让他们这群吐蕃人直接钻了空子。“大相,你说若是他们唐人明日拒绝了,我们呢又该如何?”“哼,我们的将士就让大唐西南边关,永无宁日。同时出兵,一路北上,把其他的地盘全部收复,只能按照这种步骤进行。好了诸位,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你们也不要着急!”“是大相。”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随后坐在一边静静的等待。紧接着有人传来消息,这鸿胪寺又来了生人!什么叫鸿胪寺又来人了。“大相,这一次来的人听他们唐人说是扶桑人。”“扶桑人?”扶桑人是什么人?有周围随行的人员面带疑惑,从来没有听说过呀!“这史书上倒是记载了一些,据说这群扶桑人是位于大唐东部的茫茫茫的大海,才能抵达到的一个国度。他们这群扶桑人实力微弱。”哦,原来如此。听到大相这么一说,众人也就明了。不过今日之扶桑来到此地跟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的扶桑人与他们吐蕃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好了,让所有人好好的休息,明日再去他们朝堂。”“是大相。”